一、“玄关”的本义
“玄关”这一词汇,追本溯源,它最初是作为佛教词语而存在的。在佛教的语境里,“玄关”代表着入道的法门。这就好比在茫茫佛法海洋中,“玄关”是那一座引领修行者通往彼岸的重要灯塔。南朝齐王简栖在《文选·头陀寺碑》里提到“于是玄关幽楗,感而遂通”,此句描绘出一种神秘而玄妙的境界,仿佛通过“玄关”这一入道之门,就能与佛法产生感应,进而获得通达。白居易在《宿竹阁》诗中云“无劳别修道,即此是玄关”,表明在他看来,当下所处之境或许就是入道的关键所在,体现出“玄关”在佛教中作为一种修行契机和途径的含义。南宋《五灯会元》所说的“莫言佛法无多子,未透玄关也大难”,更是直接强调了“玄关”作为入道之门的重要性,若不能突破这道关卡,想要领悟佛法可谓困难重重。
二、“玄关”的引申义之修炼关窍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玄关”一词产生了诸多引申意义。其中之一是指修炼的紧要关窍,这一含义从佛教领域扩展到了道教,甚至从宗教范畴延伸到了功夫层面。道教认为,玄关窍是最为玄妙、紧要的关窍,可称之为“玄妙机关”。道家炼养派秉持传统观点,坚信只有修玄关才是“正道”。自宋元以来,“玄关”一窍成为了内丹诸家所着重强调的一大秘要。然而,气功及丹道古籍中,“玄关”一窍的异名众多,不同流派和学者对其具体所指又各执一词。正因如此,权威辞书都未将这一释义收录其中。但有趣的是,“玄关”这个词不仅频繁现身于道家典籍,在与道教颇有渊源的新武侠小说里也经常被使用,为武侠世界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。
三、“玄关”的引申义之门户及过渡空间
“玄关”的另一个引申意是指居室或寺院的外门,泛指门户。例如,岑参年轻时隐居嵩山少室,在《丘中春卧寄王子》诗中说“田中开白室,林下闭玄关”,此处的“玄关”便明确指代住所之门。李白的《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》“萧条出世表,冥寂闭玄关”,《全唐诗·明器婢诗》“独持巾栉掩玄关,小帐无人烛影残”,以及清方丈《柬吴锦雯孝廉》诗“恐人防静业,谢客掩玄关”中的“玄关”,同样都指住所之门。在此基础上,“玄关”进一步引申出了刚进门的一段过渡空间的意思,也就是现代意义的明堂。它是门厅与门户之间一小块专门用来换鞋置伞的地方,有人称它为斗室、过厅、门厅。
四、“玄关”在审美与风水方面的意义
从审美角度而言,玄关的设计犹如一面镜子,清晰地映照出主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。一个精心设计的玄关,可能巧妙地融合了各种艺术元素,或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挂画,或是一件独具匠心的古董摆设,都能展现出主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文化底蕴。从风水角度来看,玄关有着重要的作用。它能够让住家藏风聚气,使居室呈现出一种先抑后扬的态势,彰显出含蓄、内敛的风格和气质。同时,玄关还有很好的挡煞和化煞的作用,能够防止旺气外泄。这一过渡空间的存在,使得外人无法直接看到宅内的活动,为主人提供了一个私密的领域。而且,它还能对整个居室起到导航的作用,让人一进门就能对屋内布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。
五、“玄关”的使用与布置要求
住宅中的玄关虽然面积不大,但其使用频率却相当高,是进出住宅的必经之处。因此,玄关的设计和布置有诸多讲究。首先,玄关不宜太狭窄,一般要有五尺以上的空间,这样才能让人进出自如。其次,玄关不宜太阴暗,否则会给人压抑的感觉。同时,玄关也不宜杂乱,要保持整洁有序。此外,更不宜在玄关中供佛安神。在布置方面,可以放置古董摆设的博古架、挂画、艺术装饰等,也可以根据主人不同的生肖,选择合适的布置物件,比如植物、玻璃、鱼缸等,但肖羊、肖蛇和肖马的火命者忌用鱼缸。
六、“玄关”与风水思想
中国古代风水专著《青囊序》中提到“一生二兮二生三,三生万物是玄关”,这表明“玄关”在风水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。科学、理性地将风水理论的精华运用到生活中,能帮助我们“趋吉避凶”“化煞为权”。在古代中国,人们就习惯用风水的原则来选择城市的建立和安家的地址,通常会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,以坐北朝南为准,同时考虑自然景观与生态因素等。这些做法实际上是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这一自然哲学思想在选择居住环境上的体现。